健身器材在企业中是怎么样的呢?
类型:新闻资讯 加入时间:2011-5-12 9:01:08 返回列表
中国户外健身器材行业在80年代以前基本是处于“零”发展状态,没有健身器材生产,也没有健身器材市场和用户。改革开放以后,国外的文化和产品大量涌向中国,中国开始出现了行业的萌芽。上海体育用品厂开始生产“力士牌”杠铃等产品,成为中国户外健身器材制造业的第一批企业,并赞助了1983年6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“力士杯”全国男子健美邀请赛。在20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,健身器材开始进入台湾市场,包括SportSart,True,Johnson,MagTonic,Pluse……,其中的许多厂商因为为美国及英国厂商进行合作生产配件,随后发展为自创品牌或贴牌生产。
国际市场还是其主要收入来源。这些都得益于中国特定时期的特定情况,具备人力、土地、环境、原材料等各方面的成本优势。到目前为止,这种优势仍然在促进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。 电子控制系统和部件的性能质量和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,人体工程学方面的技术更是远远不及世界水平。技术上的差距与人才资源息息相关,国内相关的专业人才非常缺乏,而户外健身器材行业目前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,导致优秀的人才留不住又引不进来的局面。 同时,国内户外健身器材企业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急功近利的心态常见,多数不愿意在技术研发和培养人才方面投入太多资源,后续的人才、技术的断档在所难免。